11月会员活动导航图
联系电话
扫码关注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> 肝胆科用药 >> 乙肝 >> 乙肝的诊断与治疗

超声发现肝血管瘤还需要做其他检查吗?

来源: 广州九生元新特药房 发布时间:2022/10/8 16:17:00

 

  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,病灶一般发展都很缓慢,对身体也影响很小,只有非常大的血管瘤才有可能引起腹胀或腹痛等不适,极少数患者存在破裂的情况。


  因比,对于小的血管瘤,我们都是建议观察,每年复查超声观察变化就行了,只有每年增长超过2cm或者最大径线超过10cm才需要考虑治疗。


  体检超声发现肝血管瘤还要不要做其他检查?


  超声对肝血管瘤的敏感度比较高,能发现1cm左右的肝血管瘤,一般作为筛查的方法,确诊肝血管瘤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。CT、磁共振可以帮助确诊和鉴别其他疾病,比如小肝癌和肝转移瘤。这两种检查都需要在平扫的基础上,再做增强扫描。


  肝血管瘤在CT检查中会表现出典型的“快进慢出”征象,其他的检查表现为:


  (1)平扫呈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影,边界清晰,密度均匀。


  (2)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边缘点状、斑点状、半环状、环状强化,密度与主动脉接近。


  (3)随后的门静脉期对比剂向心性扩展,强度逐渐降低。


  (4)延迟扫描病灶呈等密度完全充填,与肝脏密度相同,病灶越大等密度充填的时间越长,一般>3min,“快进慢出”是其特征。


  (5)少数动脉期整体高密度强化,多见于<3cm的病灶。


  (6)部分病变中央由于血栓形成瘢痕组织或出血而出现更低密度区,对比剂始终不能填充。


  在磁共振检查肝血管瘤的诊断上灵敏度和特异度最高,典型的表现是“灯泡征”。


  其他表现包括:T1加权成像呈低信号,T2加权成像呈高信号,且强度均匀,边界清晰,随回波时间延长,信号强度递增,在重T2加权成像其信号更高,称为“灯泡征”:瘤内的血栓、瘢痕组织在T1、T2加权成像均呈更低信号。


  MRI检查动态扫描的增强模式与CT检查相似,呈“快进慢出”肝细朐特异性造影剂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检查在肝胆期可发现直径<1cm的血管瘤,并能提高其诊断准确率。T2加权成像时间的延长是成人肝血管瘤的特征。


  T1加权成像弱信号、T2加权成像高强度信号是与肝癌鉴别的重要特征。


  文章源自肝博士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


温馨提示: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。

我来评论

【已有人参与】
验证码
药师在线服务
全国客服热线:400-693-1193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工作时间: 8:00-21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