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谓造口袋,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储蓄人体排泄物的容器物、如尿液、分辨,适用人群有肛肠、尿道、双腔造口人士等。 结肠造口是指外科医生为了治疗某些肠道疾病(如直肠癌、溃性结肠炎等)而在腹壁上所做的人为开口,并将一段肠管拉出开口外,翻转缝于腹壁,从而形成了结肠造口。其作用就是代替原来的会阴部肛门行使排便功能,实际上就是粪便出口的改道,对整体的消化功能影响不大。肠造口术后,护理人员应反复病人及家属示范、讲解、传授肠造口的护理知识和技巧,教会病人选择合适的结肠造口袋。 造口袋是主要用于收集造口排泄物。根据造口袋的排放口来分:闭口袋:适合于每天更换袋不多于一次。开口袋:适合于半成形粪便或液性粪便可以按需要经常排空袋。根据造口袋设计来分:一件式:通常是一次性,可有剪定的开口,简单易使用,适用于手脚灵活的人,老年人。二件式:袋子与底盘可分开,不用撕开底盘可护理造口,袋子更换方便,保护造口周围皮肤;底盘可按造口形状大小剪切;有浮环底盘在上造口袋时,不须对腹部加压从而起到保护造口的作用;但是肠口脱垂,肠造口旁疝气者,尽量不用二件装造口袋。造口周围凹陷时选,凸面底盘。 结肠造口手术后五到六天,指导病人选择使用合适的结肠造口袋是至关重要。肠造口术后,护理人员应反复给病人及家属示范、讲解、传授肠造口的护理知识和技巧,教会病人选择合适的结肠造口袋。手术后短期内(24 h) 清洗造瘘口,外敷生理盐水纱布,72 h 后使用结肠造口袋。在使用时要测量好造口的大小, 结肠造口袋底座环裁剪适当(一般比造口稍大) ,避免结肠造口袋底座环裁剪过小而压迫造口影响造口的血液循环,或过大引起渗漏,刺激造口周围皮肤。 结肠造口袋价格比较昂贵,一般病人难以长期消费。朱新青等设计了改良的人工肛门袋,其主体为塑料袋,其取材容易,经济实用,大大降低了病人的经济负担。谭海燕等将保鲜袋应用于结肠造瘘口的护理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 结肠造口袋的所用方法为:术后7 d~10 d 大便成形后,改用人工肛门袋时可取一保鲜袋塞入人工肛门袋内,保鲜袋袋口反折于粪袋边缘。造瘘口套入保鲜袋内。用宽纱带将人工肛门袋固定于腹壁,排便时粪便可直接进入保鲜袋中,排便后直接更换保鲜袋即可。保鲜袋易于更换、操作简单、取材方便,一次性使用干净无异味,并且价格低廉,尤其适用于出院后病人的家庭护理。 九生元药师一般推荐使用Tera底盘采用新型的螺旋型粘胶,是目前从黏贴稳固度和舒适度权衡对比最好的一款底盘。如果造口出现回缩就需要考虑使用使用凸面底盘。
温馨提示: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