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近过年,阿MAY发现退休在家的妈妈很忙,每天总是大包小包的食物往家拎,冰箱几乎被塞满。过年囤货在冰箱,这现代许多家庭爱做的事。但九生元新特药房药师温馨提醒大家,冰箱可不是百保箱,它的功能只能是延缓细菌的繁殖时间,并不能杀菌消毒,过久地储存会使食物变质,让你患上上吐下泻的“冰箱型肠胃炎”,甚至是食物中毒。
好多嗜冷菌冻不死
现在生活条件好了,很多家里的冰箱都换成了大冰箱,其实从健康的角度来看,如果家人较多,需要消耗的食物快,改用大冰箱没有问题,但如果为了偷懒就没有必要了,因为储藏过多的食物又不能及时消耗掉,食物很容易被污染、变质,让你患上肠胃炎。
现在人们对冰箱认识的最大误区就是:把所有保鲜的希望都寄托于冰箱,殊不知,冰箱冷藏室内的低温虽能抑制多数细菌的繁殖,但有些嗜冷菌仍可继续生长,像大肠杆菌、金葡萄杆菌、伤寒杆菌都是不怕冷的,而像我们经常要储藏的肉类就很容易受到这些细菌的污染。
细菌学家曾做过一项实验:取一杯每毫升内放入5000万个伤寒杆菌的雪糕冷藏在冰箱内,5天后取出检查,结果每毫升内伤寒杆菌的存活数为1000万个,继续冷冻20天后,每毫升存活的伤寒杆菌数为200多万个,60天后有60万个。此后一直冷冻到两年又四个月,这时每毫升内存活的伤寒杆菌还足有6000多个。由此可见,即使在低温的冰箱内,侵入食物上的细菌仍可以借助食品上丰富“养料”维持其生命。当人们从冰箱中取出这些食物,一旦温度适宜,细菌便会“死灰复燃”,并在富有充分营养的食物上大量繁殖生长。
肠胃最容易受伤
其实新鲜食物对健康是最有利的,然而如果太依赖冰箱,反而会让我们吃到并不新鲜的食物,甚至因此生病。冰箱储藏食物不当,人们轻而易举地就进食了受污染或者变质的食物,这时最受伤的就是我们的肠胃,导致腹痛、腹泻、呕吐、甚至发烧等病症发生,而如果发生霍乱甚至会危机生命。
据悉,有一种叫耶氏菌的细菌在零下4℃度仍能繁殖生长。最容易污染瓜果、蔬菜、鱼类和乳制品。如果食用这些食品时未完全加热,就很容易引起冰箱肠炎。因此,此菌引起小肠结肠炎很可能与普遍使用冰箱有关。本病以幼儿为多见,主要症状是腹痛、腹泻和发热。腹泻多数为水样,无粘液。
此外,从冰箱中刚刚取出的饮料、奶制品不要为了图方便马上就吃,尤其现在是冬天,天气寒冷,最好放到常温下一段时间,达到人体可以适应的温度才可食用。人若多吃冰箱内的冷食物,肠胃在受到强烈的低温刺激后,血管会骤然收缩变细,血流量减少,胃肠道消化液停止分泌,胃粘膜的屏障功能也会减弱,由此细菌容易趁机而入,从而出现上腹阵发性绞痛和呕吐等症状。
温馨提示: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