抗体类靶向药的作用机制是针对癌细胞表面过量的靶点,这些靶点的过量是癌细胞发生或进展的原因。比如EGFR、HER类指标通过免疫组化检测过度表达,往往可使用蛋白抗体药物或抗体偶联药。EGFR和HER2都是在细胞外有一小段,可以通过抗癌药进行结合和狙击,今天癌度给大家介绍的是细胞内的PRL3,也能通过抗体药物进行阻断并治疗癌症。
一般来说,口服小分子靶向药可能存在特异性较差或非特异性的脱靶效应。今天介绍的PRL3则是通过蛋白抗体药进行阻断的,这个PRL3可以在癌细胞内也可以跑到癌细胞表面,而且这种从细胞内到外或从外到内往往因为肿瘤微环境而变化。在11种常见的恶性肿瘤(例如肝癌、肺癌、结直肠癌、乳腺癌、胃癌、甲状腺癌、胰腺癌、肾癌、急性髓系白血病(AML)、膀胱癌和前列腺癌)的151个肿瘤样本中,80.6%的样本发现了PRL3过量表达,但是在患者的正常组织细胞里没有过量表达,因此PRL3是一个非常好的靶点。针对这个靶点的药物临床试验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完成,目前,美国、中国等国已启动二期临床试验。
温馨提示: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