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膜炎占结膜病首位,是眼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。结膜与外界直接接触,易受外界理化因素的剌激,也容易受到感染和外伤,但结膜本身也存在着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等诸多的天然防御功能,对感染有相当的抵抗能力,对预防和抑制感染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。 结膜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眼病,一般说来,发病3~4日,病情即达高潮,随即逐渐减轻,约10~14日即可痊愈。由kochweeks杆菌和肺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病情较重者,有时伴有全身症状如体温升高及全身不适等。症程可持续约2~4周。本病常双眼同时或相隔1~2日发病。 急性结膜炎起病初期,应作眼部冷敷,有助于消肿退红。相反,热敷会使眼球充血,炎症可能扩散引起并发症。 在炎症没有得到控制时,忌用激素类眼药;病毒性结膜炎禁忌激素类眼药。 严重的急性结膜炎患者常常畏光流泪,为减轻不适,要避免光和热的刺激,也不要勉强看书或看电视,出门时可戴太阳镜。 为使眼部分泌物排出通畅,宜降低局部温度,眼部不可包扎或戴眼罩。 由于患急性结膜炎时,眼部分泌物较多,用生理盐水或3%的硼酸液清洗结膜囊后,再滴入眼药水能充分发挥其药效。 若是细菌性感染引起的结膜炎,可根据检查出的菌种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眼药水滴眼,根据病情轻重,每2-3小时或每小时点眼药1次,这样才能保持足够药物浓度。 常用眼药水有10%-20%磺胺醋酰钠、0.3%氟哌酸、0.25%氯霉素眼药水等,近年发现左氧氟沙星和加替沙星效果更好些,但沙星类药物小儿一般不主张应用,可用副作用较小的夫西地酸眼药。
温馨提示:本文仅供医学药学专业人士阅读。